
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发行上市,也是市场实践迈出的一大步。一些科技创新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或阶段性进展,拥有良好发展前景,但受困于财务指标,上市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样的“尴尬”,在科创板上将不复存在。需要说明的是,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不是制度规则的创新,在此之前,去年的创新企业试点意见,已有规定。证券法也不禁止未盈利企业上市。
真实的交易是否如此呢?区块链真相在“妈呀商城”APP发现,商城仅有为数不多的衣服和日用品,且这些产品的购买量基本为“0”,甚至大多数产品的浏览量也仅为个位数。在购买产品时,需要先与平台客服联系(每件商品介绍页面会标客服人员电话),付款后客服人员会将一定的虚拟币发放至购买者的账户。
在第三轮问询中,上交所的问题明显少了很多。不过,微芯生物被继续追问实际控制人认定相关问题、风险因素、其他信息披露问题等三大事宜。苏州天准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与很多获受理企业一样,该公司招股书对核心技术的披露停留在描述性用语上。但在二轮问询中,企业对其核心技术的描述进行了充分论证。比如,清晰阐述了其竞争对手同类产品性能指标相关数据获取途径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并提示了可能存在无法获取到竞争对手真实数据的风险等。
今年4月底,一场名为“世界区块链大会·三点钟峰会”的会议,就足足引来了链圈币圈、创投圈、娱乐圈、乃至大妈圈的围观,其火爆程度甚至不输年初的3点钟无眠区块链社群。让人奇怪的是,明明宣称是一场“技术重构世界”的专业性论坛,邀请了陈伟星、蔡文胜、赵东、元道、玉红、王峰等一众“区块链顶级大佬”,结果却办成了十足的秀场:一开幕便是邓紫棋、周传雄等多位明星登台献唱;一些小网红也穿着怪异的着装在大会上游走,为一些被爆涉嫌传销模式的区块链项目助兴;甚至一群穿着艳丽服装的大妈也凑在LOGO墙边,摆着Pose合影留念。
一轮轮的问答互动,促使企业向市场展示出自己的“真实”形象。从目前已披露的信息看,首轮问询问题多而全,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把企业整体状态呈现在市场和投资者面前;二轮问询以及此后可能会有的进一步问询,则是要求企业对重点问题作进一步的说明。首轮和递进式的多轮问询,构成了注册制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上市的一种新的重要方式。
三是吸引集聚要素资源。主要包括:配合上交所完善制度体系,支持设立科创主题投资基金,吸引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和境内外专业投资机构参与投资。提升上股交科技创新专板,加强技术交易机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估值、鉴定、交易等功能,推动技术、信息等要素流转。持续加大对天使、创投等引导基金的财政投入,建立适应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机制,聚焦三大重点领域分别形成千亿级规模的股权投资基金,完善早期创投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工商注册变更程序,汇聚优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标国际一流投行,增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集聚优质专业服务机构,严把上市质量关。